运营商出手,用户手机卡被「局停」!手机暂停服务是怎么回事「运营商出手,用户手机卡被「局停」!」
温馨提示:
最近来了很多新同学,
蓝字」,
右上角「···」,
将奇果酱「设为星标」,
以免错过重要消息哦~
众所周知,通信运营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拿最直观的来说,其提供的基础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满足了个人和企业的日常通信需求。
但就在最近,有不少网友反映自己遇到了闹心事。
那就是自己正常使用的手机卡,既没有欠费、也没有从事违法活动,但却收到了暂停服务的通知。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无法打电话和上网了。
经过一番了解才搞清楚,原来是被运营商「局停」了。
对于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稍显陌生。
在这里,果同学有必要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图源社交媒体,下同)
所谓「局停」,即「局方停机」,也就是手机号被系统强制停机。
首先,局停并非「一刀切」地直接禁止通话和使用流量,而是分为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仅限制呼出,但保留接听电话和上网功能。
第二种情况,是禁止拨打和接听电话,只保留流量使用权限。
第三种情况,则完全禁止通话和流量使用,所有功能暂时封禁。
总体来看,无论遇到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到正常使用。
一般情况下,被局停后会立即触发二次实名认证短信,短信内会附带实名认证网址。
用户点击提供的网址,进入后按照提示操作完成后即可恢复。
不过有网友表示,即便自己试了四个手机浏览器、两个电脑浏览器,都无法完成网上二次认证。
即便到了官方线下营业厅,在营业员的指导下也无法处理,带来了很烦。
还有一位陕西宝鸡电信用户也反映,自己母亲的号码被监测到异常使用情况,而被停机了。
在和运营商交涉后,第二天恢复了,但隔天又被停机,如此反复多次。
在这里,果同学也有必要科普一下局停背后的原因。
事实上局停的原因比较复杂,由多种因素导致,并由运营商系统自动检测。
其次,是跨省份或跨区域快速移动使用,比如在 A 省激活后立即在 B 省使用。
再者,手机号频繁进行外呼也会被系统判定为骚扰行为,进而局停。
一般来说后面两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即运营商配合反诈治理,检测到了手机号涉诈的风险。
以上这些情况,作为运营商判定是否「局停」的依据,看起来似乎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在这其中,如果被系统误判、想解封又解封不了,那就比较难受了。
如今,手机已经绑定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停机看似是小事,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大事。
对于有的用户来说,严重的话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乃至威胁生命安全。
只是截至目前,运营商仍然没有给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时常有网友反映自己被误判。
有用户认为,对于遭遇误判而停机的用户,运营商应当给出合理的补偿。
专家也指出,运营商应该提高系统精准度,减少误判,同时尽可能减少用户被误判后的复机成本。
当然如果被误判了,依然还是首先要按照运营商通知短信提示,进行二次认证操作。
其次,现在各大运营商 App 也可以二次认证。
电信用户,打开电信 App ,点击首页的「全部」-「业务办理」-「实名登记复机」,然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联通用户,打开联通 App,点击首页的「服务」-通用服务下方的「二次实人认证」,同样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移动用户,进入中国移动 App 搜索「实名认证」,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
如果线上无法认证的话,那只能前往当地营业厅线下认证了。
最后,果同学提醒大家一定要规范使用手机卡,避免外借或出租,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戳这里,不迷路
👇👇👇
诸暨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