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怎么连接手机才可以用「」
当我们拍摄动态视频的时候,抖动的画面、杂乱的构图是我们难以逾越的痛点。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已经发布一年多的朋友圈小视频功能,并没有受到朋友圈摄影大赛参赛者们的广泛欢迎。
用上 DJI(大疆)新推出的手持云台相机 Oo,或许可以帮助你拍摄优秀的动态视频来称霸朋友圈。
【跳转播放视频】
关于 DJI(大疆),我们显然不需要过多的科普。从苹果和特斯拉挖角、入股高端相机厂商哈苏......这家来自深圳的明星无人机公司在科技圈从来都不缺少话题。少数派也曾评测过大疆的经典精灵无人机 Phantom 2 Vision+ 。
Oo 是大疆于今年十月发布的一款全新产品,官方中文名为灵眸(我当然不会用这么高雅又拗口的名字来称呼它),需要说明的是,Oo 是大疆除了消费级无人机以外的另一条重要产品线。试玩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科普一下这款随身影像记录设备。
作为一款手持式的云台相机,Oo 可以在运动状态下拍摄稳定、清晰的视频和图像,这得益于其搭载了航拍无人机上最常见的的三轴稳定云台,云台内置有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无刷电机,可以实时地补偿相机的颠簸和抖动。
如果还是不太懂 Oo 的防抖原理的话,通过上面这个 GIF 动图相信你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当然,将它理解为一款「防抖杆」也是较为准确的,Oo 自带有功能,连按三次模式切换键,镜头会自动切换到状态,其自带的禅思 X3 镜头,效果倒也不俗。
Oo 的操纵方式整体来说较为简单,普通人也可以很方便地上手试玩。与手机通过 WiFi 连接之后可以在手机屏幕观看实时画面。正面有三个按键:摇杆键、拍照键、视频录制键。值得说明的是模式切换键,双击镜头回到中位,三击镜头调整到模式,使用下来感觉非常方便。
如果你是一个严谨、专业的玩家,我还是强烈推荐你仔细阅读下面的官方说明:
- Oo 官网
- Oo 快速入门指南
- Oo 用户手册
一般来说,由于对外观做工和系统优化的担忧,我很少会购买一些初代产品,从包装中拿出 Oo 之前,个人也是抱着比较宽容和温和的心态,但真正上手 Oo 之后,我给了 Oo 的外观做工这样一个评价:
对得起「大厂出品」的称呼。
我们可以把 Oo 分成三个部分:相机、手柄和手机夹,这三个部分互相独立可以拆卸。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给 Oo 换上更为强大的相机。
皮实的手柄
Oo 的手柄部分采用塑料材质,对于整机(装上电池和手机)近 600g 的重量来说,这无疑是明智之举,手柄正面加入了类似相机手柄的防滑材料,手汗多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手柄滑落。
禅思相机 X3
Oo 自带的禅思 X3 镜头,1/2.3 英寸传感器,拥有 1240 万有效像素。按照单反相机的概念来看,这个镜头有些「狗头」的意味,实际表现也较为平淡。
因为云台相机可以拆卸,我们可以给 Oo 搭配上素质更为强劲的 禅思 X5 和禅思 X5R,价格嘛,一套 α7 的价钱而已……
云台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如果不按照先俯仰、再横滚的解锁顺序的话,手动调节镜头角度的时候,镜头的锯齿边会蹭到结构部分,不管用户是不是强迫症患者,这都算不上一个好体验。
结实的手机夹
虽然手机夹与主体部分采用不同的颜色和材质,但做工和设计还算得上扎实精致,Y 字型的夹具设计保证了安全性,让人可以放心地将六千多的 iPhone 放上去了。
但需要吐槽的是夹具的弹簧十分紧,安装手机就不那么容易了,对女性用户来说,这是个令人头疼的方案。因此,我会更推荐螺丝固定型的手机夹设计。
说起来,这不是 Oo 第一次亮相了,在今年的 CES 展会上,我们也见到了诸多设计都不同的 Oo 原型机。作为一款初代产品,在做工用料上,Oo 没有辜负「大厂做工」的称呼,但设计细节和硬件优化上,大疆还是需要「多花工夫做细活」。
尽管官方没有对这款产品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位,但我还是想通过它的功能体验去说清楚出一个问题:
谁才会需要这样一款设备?
毕竟,这关乎到了看完本文的你是否有购买的冲动和买回家后是否会闲置这些问题。
Oo 搭载的禅思 X3 相机可以拍摄最高 4K 25p 的视频,如果你搭配上禅思 X5R 相机,可以拍摄专业级别的 4K RAW 格式视频了。
为了测试你们所期待的的治手抖效果,我特地将手机绑到了手机夹上,在手抖状态下用手机和 Oo 同时进行视频拍摄,下面就是两者的效果对比:
【跳转播放视频】
关于 Oo 的拍照效果,我们显然是不能相信 DJI 官网那些经过了大量后期处理的优美样张。事实上,禅思 X3 相机的照片解析度和宽容度都还不错,我们还是直接来看样张吧!
Oo 与手机连接之后,可以通过手机设置相机参数,这其中就包括了全景拍摄、和延时摄影等多种创意拍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想人头出现在画面中,我们最好将 Oo 举过头顶进行拍摄。
作为一款防手抖的超强杆,Oo 非常贴心地给相机设置了快捷键,连按三次模式切换键,镜头就会自动切换到状态,非常方便。由于找不到妹子帮忙测试,这一部分的样张就跳过哈!
一番体验过后,我们就需要来回答一下小标题的问题了:
Oo 是工具还是玩具?
我的答案是:Oo 是一款「半专业」的工具。显然 Oo 并不是一款可以大众普及的新酷玩具,对于需要拍摄动态视频的专业人群(比如婚礼摄像师、航拍摄像师)和发烧友来说,它又会是一款工作时的得力助手。
当然,DJI 也贴心地为 Oo 开发出一系列的官方配件,包括了加长杆、三脚架、自行车支架、车载支架等。这些配件大大地拓展了可玩性。
我在前面提到过,在做工上,Oo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款初代产品。但事实上,关于 Oo 的产品体验,Oo 还是有不少让我难以忍受的问题存在,或许,这些问题也可以称之为「硬伤」。
Oo 自带 980 mAh 电池,在连续高强度使用状态下,这块电池续航时间甚至无法突破一小时。这么短的续航时间显然无法让人满意,而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是,Oo 只能通过电池座充进行充电。
当我们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的时候,三轴云台和超清视频录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被飞行时的风力吹散,但这些热量放在 Oo 上就会让人担忧了。实际使用中,我们也发现,尽管相机风扇高速运转,但相机顶部的金属散热部分,依旧灼手。
因为 Oo 的巨大发热,风扇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相当之大。这就影响到了距离风扇不到 5 公分的麦克风孔,录制的视频中会有非常大的风扇噪音。好在 DJI 在手柄前面设置了外接麦克风的插孔,算是一个解决方案。
如果你觉得小标题有些奇怪的话,说明你需要看下面这样一张图片:
自大疆手持云台相机这一项目暴露之日起,就不断有人将其称之为「GoPro 杀手」。确实,Oo 比起加了手持云台的 GoPro,在集成度和稳定度上优势明显。相对于市面上平均售价 1500 元的三轴云台,Oo 3999 元的价格倒也公道。
需要说明的是,Oo 不带 GoPro 的防水功能,在携带便利性上也差了那么一截。
狗还是猫?该不该剁手?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没有总结,就是这些。
诸暨版权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